新台文拼音手冊 PSDB 莊勝雄 編寫
- 愛台灣話的台灣人 不能不讀
- 愛進步的新台灣人 更加要看
1. 介紹
西元 1832 年,英國牧師 W.H.Medhurst 首創用羅馬字母 及一些聲調符號來拼福建話。1870 年代 T.V.N. Talmage 和 E. Doty 續予改良。到了 1899 年 Carstairs Douglas 再作改進。 1913 年,在台南,由 William Campbell (甘為霖) 重新整理, 編成”廈門音新字典”,以後一直為台灣長老教會所沿用。1933 年,T. Barclay 將聖經翻譯為廈門白話文出版,再略做修改, 這便是通稱的「教會羅馬字」,簡稱「教羅」。目前台灣大 多的台語拼音方案皆以此為藍本。
1920 年,廈門周辨明等人,將音調符號去掉,改用字母 表示音調,使音標式的羅馬字,變成文字式的羅馬字。到了 1943 年,台南二中(今台南一中)林繼雄等少年人,再做改良, 並採多音節,稱為「台語現代文」。林氏的台文中含有一個 希臘及一個北歐的字母及一個自創、電腦鍵盤上沒有的符 號。這在資訊時代的運用上極為不利。在 1995 年,一些熱心 台語發展的人士再做小部份的修改,使在電腦及網路上的使 用完全沒困擾。這便是「普實台文」「PSDB」。
拼音文字是去分析人類語言聲音的構成要素,分別用字 母符號表示,再據以合成單字。這些基本元素,稱為聲素。 在這裡將台語的聲素分成四十二個:它們是八個單母音,十 九個子音(含一個前鼻音),三個後鼻音,八個聲調,和四種促 -2- PSDB 1. Kaesiau 音。即台語四十二聲素。另外,台語還有的內容是複母音的 組成,轉調規則和輕聲的變化。
普實台文採用26個羅馬字母,即英文字母,表示台語所 有的 “音” 和 “調”,用以組合表達詞意或字意。另外有使用 到兩個符號是:隔開音節用的音節分號: ‘ 與表示語氣用的 輕聲記號:~。
普實台文只採用最基本的電腦ASCII 標準碼符號(7 bits 碼號,0 ~ 127 之內)來表達。因此,普實台文可說是完全合 乎電腦網路最基本標準的台語文字方案,也可說是最通用的 國際化台語文字方案。
(以上內容取自「新台文拼音手冊」的介紹文,有興趣的可到本網站的下載區下載「Syn Daibuun Chiwzheq.pdf」檔,看完整的內容。)
本書共分成六章如下:(含作者製作的相關影音教材,歡迎點擊進去收看)
- 第一章 介紹 [Viafym(影音)]
- 第二章 基調音素 [Viafym(影音)]
- 第三章 台語聲調和長音 [Viafym(影音)-1] [Viafym(影音)-2]
- 第四章 促音和輕聲 [Viafym(影音)]
- 第五章 語詞做文字單位 [Viafym(影音)]
- 第六章 書寫範例 [Viafym(影音)]
Daioaan Syn Daibuun Tuidiern Hiabhoe 台灣新台文推展協會(2019/1/22)